统战群团
〔青年大学习·百年青年英雄1〕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12期 发布时间:2021-08-06 17:56:3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陈独秀:给我十年,“全国思想都改观”

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初,有位青年以追寻真理的勇气,放言将改变这个国家。他的名字叫陈独秀。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

1913年,孙中山先生发起二次革命,但终不敌北洋军阀,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被通缉,相继逃亡日本。逃亡的革命者中,有一位34岁的青年,他便是《新青年》的创办者,被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

当时,社会动荡,国人谋生艰难,报纸、刊物在中国尚未兴起,回国后的陈独秀在,上海却放出豪言:“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改观。”

上海嵩山路南口,如今是融合上海历史文化、中西建筑合璧的新天地,但在民国时期,这里是法租界,1915年9月,陈独秀一家就居住于此,这里也成了《青年杂志》的创刊之地。

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改名《新青年》出版,成为反封建和宣扬民主革命的中心刊物。陈独秀在改刊后的第一期发表《新青年》一文,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

1917年1月,陈独秀回上海安顿好妻儿来到北京,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住进箭杆胡同9号(现为20号)东院。北房三间是办公室、书房和卧室,南房三间是《新青年》编辑部。

值得一提的是,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编辑部同仁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周刊。李大钊、高一涵、高承元、张申府、周作人等为撰述,陈独秀为书记及编辑。编辑部便是北京大学新楼文科学长办公室。陈独秀撰写的《发刊词》说:“《每周评论》的宗旨,也就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八个大字。”《每周评论》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思想,初步介绍社会主义思想,为五四运动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这一时期的《新青年》发起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并高举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为五四运动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更成为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传播阵地。1919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并因此影响了毛泽东等众多优秀青年,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1921年7月,年仅42岁的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总书记等职务。

五四前后,《新青年》走过了辉煌的岁月,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它点燃了民主与科学之火,擂起了思想解放的战鼓。1923年10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共产党员恽代英、萧楚女担任主编,引领着中国的青年人继续探寻反帝反封建和救国救民、自我成长的道路,成为我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具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青年刊物。

陈独秀亦曾在《中国青年》创刊号上,以党的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身份、以实庵为笔名,发表了《青年应当怎样做?》一文,文中写道:“中国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做,第一要明白他责任重大,而不可自弃,这是因为国民中只有学生比较是醒觉的;第二要明白他力量微弱,而不可自恃,这是因为他不及商人工人农民有阶级的战斗力。”

1927年7月12日,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中共中央进行改组,陈独秀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岗位,但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勉励青年要有世界眼光、发扬科学和进取精神的远见,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梁军:巴莎,安格墨娜与保尔

在我国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壹元券上,有一位女拖拉机手。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名字,她是梁军。

她的身上有很多荣誉:新中国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工会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黑龙江省政协委员,2009年入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60名劳动模范”,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但如果将时间回拨到六十多年前,她是全国干千万万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中的普通一员。

1930年,梁军出生于黑龙江省明水县,家境贫苦,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8年,继父亦过世,由母亲单独抚养包括梁军在内的4个孩子。梁军自小就出了名的“要强”,作为那时的女孩,她想念书,想学本事,还立志成为一名老师。

1947年,梁军来到黑龙江省德都萌芽乡村师范学校学习,半耕半读。在这里,她看到了影响她一生的苏联电影作品《巾帼英雄》。电影里面的女主人公巴莎不但会开拖拉机,还会开坦克。巴莎的家乡沦陷了,孩子被一个戴着眼罩的“德国鬼子”一枪刺死,看到这里,梁军怒不可遏。巴莎被德国鬼子抓去,表现出了坚贞不屈的气概,后来红军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强盗,巴莎才恢复了自由,又开起拖拉机。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梁军,她说:“苏联电影就是我们的教科书,我忘不掉巴莎、丹娘,我更不会忘掉安格墨娜(苏联的一个女拖拉机队长)!我立志开拖拉机便是从这里开始。

1948年2月,梁军参加黑龙江省举办的拖拉机手培训班,她是70多名学员中仅有的女性。在校长的支持和她自己的努力学习下,梁军克服了困难,掌握了技术。1948年夏天,乡村师范为了开展大生产,在离城30里从未有人开垦过的荒岗开荒,梁军和她的伙伴们,驾驶着拖拉机参加了。              后来,在生活知识社召开的第二次青年英雄会见会上,梁军为大家讲述了她参加开荒的生活:在荒无人烟的土岗上,用蒿草搭起窝棚。夏夜,野兽在窝棚的周边嚎叫。她们——驾驶铁牛的女孩子,在恐怖的夜里,在蚊、蝇的袭击中,唱着只能给自己听的歌。雨水大的年月,有时铁牛和驾驶员一块陷进一人多深的泥土里。她们的眼睛时时凝视着远方,担心踩上猎人们所挖掘的豹子窝。

热爱苏联英雄人物的梁军,最喜爱的文学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曾说:“这部书我不知看过几遍了,每看一遍就增加一次力量。”

“我今天的成长,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给我的培养和教育,另外,我还要感谢保尔.柯察金给予我的鼓舞和力量。”冬天的北大荒寒冷异常。梁军的手脚都冻了,但她想起保尔在后方修铁路的时候,穿着露脚跟的破鞋,遭遇着更寒冷的天气,仍然奋不顾身地工作,她就勇气百倍地忘掉一切的困难和辛苦。

在《中国青年》1950年第19期刊登的文章《女拖拉机手梁军》中,有人问梁军:“你最感愉快、幸福和光荣的事情是什么呢?”她撩撩头发,回答说:“我最感到愉快的,是开拖拉机,当我们坐在拖拉机上,把北大荒开垦成一望无边的熟地,长出绿油油的庄稼,打下黄呼呼的谷子,吃着自己亲手种的粮食,那是最幸福了。我们学校有一条标语:‘自己劳动自己吃,不用百姓一粒米,才是光荣的。’”

曾有学者表示,以梁军为首的女拖拉机手和“女子拖拉机队”肩负着妇女解放和国家建设的双重历史使命。而梁军等女驾驶员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大量出现在课本、报纸、电影、人民币中,更隐秘蕴含着主流社会的文化建构。她以一种不同于传统妇女的角色向社会展现出一种积极正面的独立女性形象。可以说,梁军为提高新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张海迪这个名字已然“长青”三十余年。

从励志青年、作家译者、政协委员,到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这个名字的意蕴丰沛日新。

1983年至2021年,世事沧海更迭,张海迪不做守岸的旁观者一治学、阅读、写作、古道热肠的“知心姐姐”、致力残疾人事业的中残联主席她仍在劲帆之上, 任流年如斯。

自强、求知、热心,是人们对张海迪的“初印象”。

1981年,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散见报端;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召开“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表彰大会,号召全国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向张海迪同志学习。张海迪自此成为改革开放后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一位模范人物。1983年,《中国青年》 先后刊发《路,在轮椅姑娘脚下延伸》(1983年第3期)《同辈人呵,请你回答》(1983年第5期)《海迪精神,催人奋起》(1983年第7期)等报道文章,并刊发海迪撰写的《强者的心愿》(1983年第7期)。根据海迪日记编撰的《闪光的生活道路》和《张海迪书信日记选》经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印数超过500万册,继《雷锋日记》后在同类书籍中发行量最高。

在当年的《中国青年》杂志中,我们或可回溯张海迪进入读者视野的那一刻: 

“二十八岁的共青团员张海迪。论学历,她没有进过一天校门:论身体,她是高位截瘫的病人,先后动过四次大手术,身体的三分之二失去了感觉和功能。面对这样的条件,她却以不息的热情,追求当代青年应有的理想、知识和充实的人生。”(1983年3期《路,在轮椅姑娘脚下延伸》)

“经受过考验的这代青年,不轻易冲动。是什么震撼了他们的心?几年来,随着新时期的开始,青年们也开始了对自身形象的探索。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在海迪的事迹中,他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形象。

“同辈人呵,你感觉到了张海迪对你的启示吗?是的,海迪望着同辈人,目光是和善和友爱的,但这个形象本身,在以极大的严肃性向每一个青年发问一你 热爱生活吗?”(1983年5期《同辈人呵,请你回答》)

求知,蓄力求知,于张海迪,这是渡越三十年的舟楫。

这不仅意味着智识的疆界,也关乎尊严与价值。她在《生命的追问》中谈及“探索未知”,“那终是我们永不疲惫的目标”——依稀仍与“自强”同义。

张海迪在文章中说:“我知道这是信任,是一个重托。我不认为这个职务是我的个人荣耀,而是一份太重的责任。在当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的那一时刻,我有很多感慨。多年来,我曾拒绝担任一些职务,因为我选择了文学的道路,我希望坚定地走下去……现在,我从一个作家成为残疾人工作者,在新的岗位,开始新的学习……今后,我将以不同的方式继续为社会服务。少女时代的我曾说,活着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今我的理想实现了。

“勇气予人激励”,一如她的长篇小说《绝顶》中的攀登故事:“人类一次次向巅峰 攀登意味着什么?这种原始的,夹杂着使命感的冲动,促使他们总是不断地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奔向不可预知的地带……其实我是清楚的一-生 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

许多年前,张海迪说:“如果我能站起来的话,我想试试跳舞。”生活的舞曲里,她步踏飞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

罗阳:那战机的呼啸,是为你而奏响

随着歼-15“飞鲨”成功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舰,人民海军六十多年的舰载机之梦终于成真。那是航母舰载机的标志性时刻,也是中国人民难以忘怀的历史瞬间。因为航母本身只是一个平台,对敌方进行远程打击的任务终归还是要落到舰载机上来。可以说,舰载机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一支现代化海军打击能力的强弱。没有强大的舰载机部队,建设一支现代化的远洋海军就无从谈起。
2012年11月25日,是中国第一支舰载航空打击力量开始成型的日子。然而这一天,也是失去歼-15飞机总负责人罗阳的日子。
  罗阳生于1961年6月,辽宁沈阳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罗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罗阳在素有共和国老工业基地“长子”之称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工作了30年。为了击碎“中国100年都不可能做到”的妄论,他带领团队没日没夜地研制战机。罗妈妈也曾劝儿子悠着点干,可罗阳常说:“ 既然是长子,总得拿出长子的样子来!”在罗阳担任航空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期间,正是沈飞歼-15舰载机等多个机型齐头并进、年年攻坚的关键时期。罗阳的工作日程安排得非常满,时间总是不够用,他恨不得不眠不休、不吃不喝。
  王凯是罗阳的司机。用王凯自己的话说:“给罗总开了十年的车,是最累的十年,也是最愉快的十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大年初一休息一天,再没有空闲的时候。”罗阳的睡眠太少,难得能把觉睡足。每次一上车,往座位.上一靠,就能睡着。王凯心疼罗阳,为了让他多睡片刻,经常悄悄放慢车速。而罗阳发现后,马上就说:“小王,怎么这么慢啊?能不能开快点?”
  2012年11月17日晚,罗阳从珠海出差飞回沈阳。机场出口,看着他满脸疲惫的样子,王凯建议:“要不回家休息一晚,明天再赶去?”罗阳思量片刻,还是决定直接去几百公里外的某海岛,在那里乘直升机飞上航母“辽宁舰”,参加意义重大的歼-15舰载机着舰飞行的“大会战”。登舰后,他一分钟都没休息就上了塔台。有同志劝他歇一会儿,他却说:“ 前面耽误的工作太多了,得赶回来。”
其后的四天,罗阳主要在研究航母舰载机的后续工作。第六天,舰载机成功试飞后,罗阳高兴地与妻子通话,说对这次舰载机的成功试飞感到非常欣慰。第七天,25日上午12时,圆满完成舰载机试飞任务的辽宁舰回航。随后,参与这次试飞任务的工作人员陆续离舰。人群中,罗阳显得有些憔悴,他的笑容中,有些疲惫。
  就在离舰登车后,罗阳突发心脏病,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不幸离世,享年51岁。在他的告别仪式上,来自军队、地方和航空业界的各级负责人,罗阳的同事、生前好友以及社会各界民众三千余人来到现场,其中一位86岁的退伍老兵说:“罗阳是英雄,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不管天气多冷,我都要为他送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2013年2月19日,罗阳当选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吗?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