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百年青年英雄2〕
来源:中国青年2021年12期 发布时间:2021-08-10 16:37:0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李大钊:青春无尽,自我无尽

1949年3月的一天,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出发赶往北京。望见古都城垣时,毛泽东感慨地说:“30年了! 30年前.....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可惜呀,他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在哪里呢!”毛泽东提到的,正是年轻的李大钊同志。

李大钊1889年出生于河北乐亭县大黑坨村。1907年,李大钊考入位于天津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李大钊仍感自己学识之不足。1913年冬,李大钊获资助前往日本留学,学习日语和英语。1914年9月,李大钊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学部。留学期间,他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5年1月,李大钊针对日本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起草了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的爱国志士。由于参加革命活动,他的学业耽误了,1916年,李大钊不得不中止学习返回祖国。

1918年1月,经章士钊向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推荐,李大钊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

李大钊对中国的不朽贡献在于,他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入中国。1918年10月,29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上发表了《Bolshevlsm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这些文章较早地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0年前后,在中华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李大钊充分阅读了世界范围内探寻国富民强的经典著作,这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充分体现出来。他这样评价亚丹.斯密的《原富》(也被翻译为《国富论》):“个人主义经济学....《原富》的亚丹.斯密(AdamSmith)是这一系的鼻祖。亚丹.斯密以下,若马查士(Malthus)、李嘉图(Ricardo)、杰慕士.穆勒(JamesMill)等,都属于这一系。把这一系的经济学发挥光大,就成了正系的经济学,普通称为正统学派。从生产一面讲,各人为自己的利益,自由以营经济的活动,自然努力以致自己的利益于最大的程度。其结果:社会全体的利益不期增而自增。”几百字就把西方古典经济学派说得清清楚楚。非广泛阅读且具备顶尖学术分析能力者是做不到的。

分析完了西方古典经济学派,李大钊进入主题:“以后的经济学,要以劳动为本位,以劳动者为本位了。这正是个人主义向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过渡的时代。”

社会化大生产无疑是人类社会正在破解的难题,当下兴起的信息经济,莫不以解决社会问题、人民幸福的痛点问题为突破口。而这些,李大钊在一百年前就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出来了。

李大钊接下来的论述更为精彩:“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二要.点.....一切社会上政治的、法制的、伦理的、哲学的,简单说,凡是精神上的构造,都是随着经济的构造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称这些精神的构造为表面构造....其二是说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的关系。生产力-有变动,社会组织必须随着他变动;社会组织即生产关系,也是与布帛菽粟-样,是人类依生产力产出的产物。”这就是当下人人皆知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当时,李大钊便能在浩如烟海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直拣真金,一语中的。

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李大钊同志为建党所作的重大贡献,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受尽严刑拷打,他始终坚守信仰、坚贞不屈。4月28日,李大钊同志惨遭反动军阀绞杀,牺牲时不到38岁,但他追求理想和信仰的精神,在青年人心中长存。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黄继光:我以我血荐轩辕

美国人始终想不通,他们动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炮火密度,付出了两万多人伤亡的代价,为何就是没能攻下上甘岭,那方圆不过3.7平方公里的两座山头?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有这样一句话: “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在这其中,广为人知的黄继光也许是革命英雄中最鲜活的代表。

1953年, 《中国青年》杂志通过相关部门门提供的权威材料编辑整理并刊登了《黄继光的故事》。全国读者由此知晓,一个 年仅21岁青年缘何以己热血荐轩辕。

1931年初,黄继光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幼时,父亲因终日劳累不幸病故,二哥因无钱医治被拖成了聋子。排行老三的黄继光永远也忘不了,在那些饥饿的日子里妈妈的哭泣。为了养活家人,他12岁时便去为地主割草放牛。

新中国成立后,中江县相关负责同志为穷苦人家免去了要上交的公粮。黄继光很快成为农会积极分子、民兵骨干,在清匪反霸斗争中被选为村儿童团团长。他还曾带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搜出伪保长私藏的枪支弹药,被评为模范民兵。

1951年3月12日,积极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黄继光在家乡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1年7月,黄继光作为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6连通讯员进入朝鲜参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因敌军火力强大,我军电台、电话等通信手段都不能保证随时畅通,大量的作战命令,都要靠通信员穿越枪林弹雨亲口传达。1952年7月25日,黄继光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次。

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反击战打响,2营奉命攻占597.9高地。开局相对顺利,6号、5号、4号阵地相继拿下,然而在制高点0号阵地,三个地堡忽然喷出火舌,6连相继发起5次冲击,组织3次爆破均未成功...此时,距离上级命令要在天亮前拿下阵地的最后时限,只剩40分钟了。

伏在参谋长旁边的黄继光掏出了口袋里的决心书和妈妈的来信。在决心书中,他这样写道:坚决完成上级所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

黄继光带领战友肖登良、吴三羊临危受命。“轰” “ 轰”两声巨响,黄继光、肖登良分别炸掉了东西两侧的地堡。然而,负责掩护的吴三羊却被流弹命中牺牲。肖登良拖过机枪向地堡射击,却在一阵弹雨的追袭中也倒了下去。

黄继光向前猛冲两步,就一个趔趄栽倒在地 。他的左臂被射穿两个洞,依然艰难向前爬行。终于接近地堡,他猛然直起身子投出最后最后一颗手雷,地堡被炸掉半边。正当起来部队准备冲锋,敌人的机枪又响了起来。

已身负7处枪伤、大腿被打断的黄继光,斜侧着身躯爬到了地堡死角,以惊人的决绝化作那气吞山河的壮举——挺身跃起,用胸膛堵住了正在喷射的枪孔。直至战友们冲上阵地,他的两手还紧紧抠住麻包.....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

在英雄离去的69年里,黄继光生前所在连一直保留着他的床位,并且在晚点名时,总是第一个点“黄继光”,全连官兵齐声应答。他们圆满完成九八抗洪、抗震救灾、中俄联演、首都国庆阅兵等30多项重大任务,荣立一等功4次、二等功12次、三等功21次。2013年8月,中央军委授予该连“模范空降兵连”荣誉称号。

一身硬骨头,满腔赤诚血——21岁的黄继光活着,是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座丰碑。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某部宣传干事靳淞对本文亦有贡献)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张瑞海:用锤子砸出中国制造业精神

   提到张瑞敏,人们总是把他和一柄锤子联系在一起。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1985年,76台有质量问题的冰箱被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柄大锤砸毁,也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

如今,著名的大锤已经收入国家历史博物馆。

很多员工在冰箱被砸掉时流下了眼泪。在改革开放初期物资匮乏的时代,当时一台冰箱800元的价格大致相当于一个家庭的全年收入,张瑞敏的这一举动让很多人不解。

但36岁的张瑞敏说话掷地有声:“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

他身上所具有的企业家的务实和勇气,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写照,也照亮了一个时代。37年过去了,如今,海尔集团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大白电品牌,旗下7大品牌覆盖全球五大洲,荣膺全球冰箱零售桂冠。

1949年1月5日,张瑞敏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1984年12月,他临危受命,接任当时已经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即便如此,张瑞敏制定的第一个发展战略却是名牌战略。他瞄准一个目标,即使举债生产也要狠抓产品质量。

就在砸冰箱之后的第三年,张瑞敏就带领海尔获得了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质量是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不能放松。

又是三年之后,在权威部门举办的全国冰箱质量评比大赛上,海尔拿到了金牌,-举奠定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成为品质代名词。从此,海尔冰箱在市场上一度洛阳纸贵,一机难求。

海尔走的是差异化道路。改革开放初期,当同行业都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全力以赴上产量时,张瑞敏却说:“要靠提高人的素质来提高竞争力,而不是仅仅依靠引进的设备和技术。

从亏损147万到盈利200亿,30多年来,张瑞敏用狠抓质量带领企业一路发展,直至全球领先。由张瑞敏所掀起的学习和赶超热潮,也使中国企业家精神在时代的浸润中不断发展和升华。

在取得一系列成绩之后,张瑞敏并没有停滞不前。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管理和产品的创新,为企业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21世纪初,中国企业家们都在纷纷向国外借鉴管理企业的经验。同样喜欢读书的张瑞敏在2005年放弃了对日本管理模式的学习,正式推出创新的组织模式——人单合一。就是让每个人面对用户,而不是企业把什么东西都定下来后再去做。在海尔出现人员增加,效率变慢的时候,张瑞敏不顾质疑,果断地把中间管理层的一万多 人去掉,实现了集团利润的增长。

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张瑞敏的创新精神却再次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我上中学时看契科夫的小说《套中人》,现在感触很深,许多企业就如同套中人,想的是千万别出乱;每个员工成了套中人,没有市场的敏锐感。”

张瑞敏不愿成为陈旧模式的掌舵者,他大胆创新,在中国加入WTO的前夕,就将目光投向海外,开始推动更为宏大的全球化品牌发展规划——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设厂,实现海外市场的本土化发展。

张瑞敏的举动一度被视为“自杀式冒进”,但他力排众议,开始国际化产业布局。经过多年的全球化发展,海尔彻底打开海外市场,并通过兼并等方式,完成了全球白电帝国的拼图,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已超40%。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企业家,张瑞敏早已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他的故事被写成书籍、拍成电影,在社会上广为传播。人们通过他认识了一个不断开阔眼界的中国制造业,以及这个行业背后的中国企业家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

屠呦呦:默默耕耘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了自己获得诺奖的消息。

2015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约有32亿人(占全世界总人口近一半)面临疟疾风险。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在过去十年间得到广泛使用,对影响人的最流行也最致命的病原体——恶性疟原虫极为有效。至今基于青蒿素类的复方药物仍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一线用药,用以治疗约70%的疟疾患者,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20世纪60年代,抗性疟蔓延、抗疟新药研发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

屠呦呦先从本草研究入手,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领导课题组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秘验方集》,并先后进行300余次筛选实验,才确定了以中药青高为主的研究方向。

在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寒热诸疟的启迪下,屠呦呦创建了低沸点溶剂提取的方法。1971年10月4日,在190次失败后,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出炉——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这是青蒿素发现最为关键的一步。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1972年,屠呦呦及其他两位课题组的同志不顾安危亲自试服该提取物,证明了其安全性。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她的先生李廷钊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

在得到了具有明确抗疟活性的青蒿乙醚提取物后,屠呦呦课题组的组员分离出了有抗疟作用的有效单体——青蒿素。 屠呦呦团队率先对青蒿素做了临床试验。1973年秋,由中药所派人携带青蒿素单体赴海南疟区进行临床试验,证实了青蒿素即为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

青蒿素的发现,改写了只有含N杂环的成分抗疟的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

作为发现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屠呦呦的药学之路可以追溯到她少年时的一段经历。16岁那年,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中止学业,历经两年多的治疗调理方才好转。在她看来,这段经历正是自己对医药学产生兴趣的起源,“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

在《中国青年》2015年第21期的封面文章《屠呦呦:青春之战》中有这样一句话,“ 在条件极其落后的年代,或许正是那种不知SCI为何物,不懂得功名利禄的青春造就了中国医药的丰碑。”在获得诺奖之前,大众很少有人知道屠呦呦,获奖之后,她的名字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采访纷至沓来,但屠呦呦鲜少接受。她个性直率,即使接受采访也回避谈自己,但一说起青蒿素眼睛就亮,她总说:“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

凭借青蒿素研究的突出贡献,屠呦呦201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已经为青蒿素奋斗了大半生的屠呦呦,对于荣誉看得很淡,年过九旬的她关心的是“自己的工作还没做完”,要继续将青蒿素“做透”

“我们不是光得一个奖就完了。这是一个创新,有很多值得做的工作要做,而且做出来的结果,大家要觉得确实可以、确实有用。咱们不是为得奖而得奖,而是要让青蒿素更好地为人们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