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瞿秋白:辟一条光明的路
1923年11月24日,《中国青年》发表了一篇名为《那个城》的“文艺杂著”。该文描写了一个小孩子孤身一人穿越沉默不语的大地与悲哀沉寂的暗夜,勇敢而又坚定地奔向一个城的动态历程。这是一篇象征小说,寓意着一一个世纪以前正在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中国人对西方文明产生幻灭,转而向世界上第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俄国求取新生之路的历史进程。
这篇小说的作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瞿秋白。此时的瞿秋白刚刚访苏归来。1920年8月,瞿秋白受北京《晨报》与上海《时事新报》的邀请,被聘为特约通信员到莫斯科采访,成为二十世纪第一个到访苏俄的亚洲知识分子。此次苏俄之行历时两年,1923年1月,瞿秋白归国,完成《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两本游记,《那个城》可谓这两本游记的余音。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的脉络里,追溯瞿秋白的个人成长历程,其可谓是科举废除之后,接受新式教育,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青年。1899年1月,瞿秋白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没落的绅士家庭,他在《饿乡纪程》中将自己的家族定位为为破产的“士的阶级”,旧家庭的压力与母亲的自杀,使其过早地体认了中国社会与大家族制度的切肤之痛,敏锐地感受到了科举废除给知识青年带来的飘零之感。
1917年,瞿秋白考入俄文专修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被推为俄文专修馆的学生代表,抱着不可思议的“热烈”参与学生运动。除了“文人”与“政治领袖”之外,瞿秋白其实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专家,主张以社会科学的眼光看待青年问题。1919年10月,他与郑振铎、瞿世英等一起创办了《新社会》杂志,倡导根据社会科学的原理研究旧社会,改造大多数中下级平民的生活、思想、习俗,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新社会。
五四运动之后,北京青年界的思想趋重于哲学与人生观方面,像俄国新思想运动中的烦闷时代一样,国内青年的思想同样烦闷不安。1919年,北大青年学生林德扬的自杀引发了关于青年人生观的第一次大讨论。瞿秋白在1919年12月3日北京《晨报》上发表《林德扬君为什么要自杀呢?》一文,对林德扬的自杀持批判态度,提出沉静的研究、观察社会的病源才是解决青年问题的方法。
自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社会主义由乌托邦转化为现实,苏俄超越历史地完成了对人类文明新模式的创造,引发了欧洲、亚洲知识分子的关注。1920年8月,瞿秋白把苏联当成“世界第一个社会革命的国家、世界革命的中心点、东西文化的接触地”,抱着为自我、为青年、为中国社会寻找新生之路的目的开始访问苏联。他在《饿乡纪程》中写道:“我要求改变环境, 去发展个性,求一个‘中国问题’的相当解决,略尽一分引导中国社会新生路的责任。我所以决定到俄国去走一走,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我愿去,我不得不去。”
1920到1923年之间,瞿秋白一路带着社会分析的眼光见证列宁时代的俄国,亲身实地研究苏俄的政治制度、工人组织,透过民众生活感受十月革命之后俄国的社会心灵。苏俄这个“他者”让瞿秋白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自我与中国社会,完成了一位五四青年的自我改造,从信仰托尔斯泰主义转向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且开始系统地向国内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
1924年,以其在上海大学任教的讲义为基础,瞿秋白的《现代社会学》一书出版,这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学著作。
1934年1月初,瞿秋白受中共中央委派前往江西瑞金,出任苏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教育人民委员之职,后被国民党军拘捕,因不肯投降而被密令处决。同年6月18日,前往刑场时,这位共产党人唱着《国际歌》,毫无惧色。到达刑场后,年仅36岁的瞿秋白盘膝坐在草坪上,微笑说:“此地很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向秀丽:她在烈火中永生
开国元帅陈毅曾在《中国青年》上作过一首诗:
向秀丽,
你是真正勇敢的人。
你经得起考验,
你经得起暴风雨。
烈火毁灭不了你,
你在烈火中永生。
那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
在你面前是多么卑鄙!
陈毅歌颂的向秀丽,是广州何济公制药厂的一名女工。
1958年12月13日晚,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内,女工向秀丽正在与工友加班制造化学药剂“甲基硫氧嘧啶”。进行酒精投料时,瓶身倾斜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20多公斤的酒精倾泻而出,流向车间内10个火红的煤炉,瞬时,酒精燃烧起来,车间变成了一片火海。
火海之中,还隐藏着更大的危险:离酒精倾泻之处不到4米的地方,存放着7桶60公斤重、用煤油浸着的易爆化工原料金属钠。金属钠遇水或高温便会立即爆炸。一旦爆炸,不仅会摧毁整个工厂,还会殃及附近的商铺、居民、学校。
向秀丽当即拼命地用帽子、围裙拨开酒精,阻止火势蔓延。帽子、围裙被烧毁后,向秀丽想也没想,直接伸出双手阻挡酒精流向金属钠,她瞬间就被大火包围,双手烧焦,变成了一个火人。工友急忙冲到向秀丽身边,为她灭火,却被她一把推开,向秀丽大声对她喊:“别管我!快去叫人救火!”眼看金属钠不时冒出白烟,向秀丽果断选择侧身卧地,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挡住了烈焰。
大火扑灭时,向秀丽的下半身已经被严重烧伤,双腿僵直,膝盖白骨可见。她全身烧伤面积高达67.25%,在医院抢救了三天三夜,然而清醒后向秀丽的第一句话就问:“金属钠有没有爆炸?工厂有没有受到损失?”她的母亲去探望她时,她还轻声安慰母亲:“ 没有烧到工厂,我就安心了。
一个月里,向秀丽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力忍受着除腐肉、植皮、输血、注射等治疗带来的痛苦。每次想痛苦呻吟时,她都会咬牙坚持,实在忍不住时,她就会叫医护人员打开留声机,让歌声淹没自己微弱的呻吟。住院治疗期间,向秀丽英勇救火的事迹很快传开,几百名自愿为她献血、捐献皮肤的群众在医院门前排起了长队。
1959年1月15日,在向秀丽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清晨,她仍满怀希望地问医生:“医生同志,还有几天我能下床走路,再过几天我能出院工作呢?”,呼吸停止的前一刻,她用微弱的声音叮嘱丈夫,“要依靠党...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林伯渠、董必武、陈毅、郭沫若和陶铸等领导人曾纷纷为向秀丽写诗题词,林伯渠在诗中写道:“ 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雷锋看到向秀丽的事迹后,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记下了“要向向秀丽同志学习”。
1959年,《中国青年》刊发了向秀丽的事迹后,全国掀起了学习向秀丽精神的热潮,但也有人提出了疑问:为抢救公共财产而牺牲生命是否得不偿失?为此,《中国青年》开展了“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的讨论,而这场讨论越发让中国青年认识到,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献身于壮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
如今在广州,“秀丽”已成为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品牌:“秀丽楼”“秀丽街”“向秀丽青年突击队”“向秀丽·雷锋志愿服务队”...它们都是为了纪念这位舍己为人的平民英雄。60多年来,向秀丽已成为一代代人的精神烙印,而无私奉献的向秀丽精神则会一直在中国青年中间延续下去。
英雄乘风去,精神励后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秦文贵:哪儿有石油,我就去哪儿
1982年,21岁的秦文贵从华东石油大学钻井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青海石油管理局钻井工程处。临行前,秦文贵的父亲特地买回来一张地图,说:“文贵啊,你给爹指指,你在哪儿上班?”他找啊找,就是找不到油田所在的地方,只好对爹说:“爹,哪儿有石油,我就去哪儿。”
《中国青年》记者在1999年第10期对秦文贵的采访中回忆道:“为了采访秦文贵,我们在天上飞了近5个小时,剧烈的颠簸使女记者们一阵阵晕眩,而中国青年报的‘摄影大腕儿’解海龙则吐了三回。机翼下,茫茫戈壁和浩瀚的沙漠告诉我们:柴达木到了,青海油田到了,秦文贵,就在那些林立的井架中”
当时,秦文贵所在的6057钻井队位于花土沟北山,海拔3500米,是全国海拔最高、生活最苦的油田。从21岁来到这里,他已经在这待了17年。
秦文贵还清晰地记得刚来到油田的场景: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第二天起床后,不住地流着鼻血,肚子胀得吃不下饭。这种高原缺氧造成的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钻井队的脏、 苦、累,我的心里是有准备的,因为从老师和同学那里,还有从电影《创业》那里都知道过一点。可是没想到这里这么寂寞,这么荒凉,会有这么强烈的高原反应。”
由于高原反应,秦文贵在洗澡时忽然晕倒,同事把他背出了澡棚,睁开眼时,他看到围在身边的十几双关切的目光。第一次遇到井喷,秦文贵学着其他师傅的样子跳进泥浆里往并口扑,但师傅们珍爱这个新来的大学生,猛地把他推到一边,不让他靠近危险。秦文贵说:“ 当时很感动,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
1992年,经青海石油管理局选拔推荐,秦文贵去北京参加赴加拿大留学考试,成为当时全国石油系统唯一个被录取者,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习。后来,他拒绝了加拿大第三大石油公司AKITA月薪3600加元的邀请,回到了柴达木。
在宿舍里,原钻井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拉省的床就在秦文贵床对面,晚上躺着闲聊,他便问道:“小秦,我没出过国,听说国外的公司条件很不错,他们留你,你为什么还要回来?”秦文贵回答:“临走时,领导一再叮嘱我:‘你一定要回来啊!’ 就像亲爹亲娘的叮咛。爹妈从小就教育我做人一要诚实,二要有良心,我不能不讲良心....”
1997年5月4日,秦文贵获得首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称号,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亲切接见。在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号召全国青年向秦文贵同志学习。1999年5月3日,中宣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青海省委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当代青年的榜样”秦文贵先进事迹报告会。2009年9月10日,秦文贵与王进喜、王启民等3名中国石油英模共同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这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能够有今天,是我的师傅和我的同事们点点滴滴陶冶出来的。在油田,不管啥时候,我都碰上了最好的井队、最好的领导、最好的同事。”
面对《中国青年》杂志曾经的实地采访,秦文贵如是说。
在柴达木油田的几十年间,秦文贵一直从事钻井技术管理工作,长年奔波在戈壁、荒漠。队长王桂生说:“人生有许多次选择,而秦文贵每次都选择了柴达木。没有这种觉悟和情操,柴达木油田一天也建设不下去。”
作为首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秦文贵将人生奉献给了中国石油事业,在平凡的人生经历中实践着自己“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和“越是艰苦,越要奋斗,越要奉献”的人生信条。坚定选择,跟随内心,走出了一条在苦干、实干中锻炼成长的闪光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
杜富国:“你退回,让我来”
2018年10月11日下午,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主峰西侧雷场浓雾弥漫。排雷战士们从身下的泥土里细细找寻着雷弹的踪迹,树林里探雷器“滴滴滴”的报警声此起彼伏。
杜富国和与他同年入伍的战士艾岩,在同一个作业组。在接近坡顶的土地上,他们发现了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爆炸物。初步判断,这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根据以往经验,下面很可能埋着一个雷窝。
“你退后,让我来!”杜富国以作业组长的身份让艾岩向后退,自己小心翼翼地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士时,意外发生了。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刚刚转身走了三四步的艾岩下意识地扭过头来,只见红色火光腾地而起....余光中,他看到杜富国面朝上躺在地上,浑身黑黢黢的血肉模糊,特殊材质的防护服已被强大的爆破力和冲击波炸成了棉絮状....
艾岩心里清楚,那一刻,他正与死神擦肩而过,而杜富国瞬间的侧身一挡,帮他捡回了一条命。
1991年11月,杜富国出生在贵州遵义这片革命老区和红色土地上,从小走着门口的“长征路”、听着革命故事长大。父亲杜俊是一名农民老党员,育有四个子女,分别取名为杜富国、杜富强、杜富民、杜富佳。他打小就向儿女们灌输着质朴纯粹的家国情怀,“我是农民,没为国家出多少力,孩子这-代一定要为国家多做贡献。”
2009年,杜富国18岁时,杜俊亲手把儿子送到部队去当兵锻炼。
201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启动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同年6月,中越边境云南段扫雷部队成立。杜富国就是在那时递交了申请书,从原边防8团教导队炊事员岗位上来到扫雷大队。
2019年5月22日,杜富国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在发布会现场,主持人问杜富国,“如果给你一次机会的话,你还会选择扫雷吗?”杜富国斩钉截铁地答道:“假如再给我机会,哪怕一干次、一万次,我也会坚守初心、作出同样的选择!”
很多人或许会问: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士兵,究竟是什么给了他勇气,在危险面前“敢担当”?又是什么给了他力量,在生死关头“让我来”?
2015年6月,云南扫雷大队组建,当杜富国听老兵讲,云南文山的沙仁寨里87个人被炸得只剩78条腿,甚至有村民十年间被地雷炸了3次时,他便深知排雷的艰辛与危险。然而,人民有需要,军人就要义无反顾。
“正如我五年前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光荣集体时的想法一样,那时的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我看到,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时至今日,我的想法并没有丝毫改变。当我了解到生活在雷区的村民十年间被炸三次的惨痛事件时,我的心难以平静。我感到,冥冥之中这就是我的使命。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去扫雷!”再读杜富国的请战书,字里行间无不透射出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追求。
杜富国为人民利益勇闯雷场、为边境安宁挥洒热血、为战友安危舍身忘己的英雄壮举发生后,2018年第24期《中国青年》对其先进事迹做了深入挖掘,2019年第10期又将其作为封面人物进行了深度报道。而今,杜富国的英雄事迹早已感动了亿万国人。虽失去了双手与双眼,但当他临危喊出“你退后,让我来”之时,他已经为社会举起了一把火炬,也为这个时代点亮了一盏明灯。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杜富国临危时刻的惊天一挡,将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诠释得淋漓尽致,“你退后, 让我来!”更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不忘初心、奋勇建功的最强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