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向警予:辟一条光明的路
在我党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杰出女性:毛泽东曾称其为我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周恩来曾指出,她是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
她就是向警予。
1895年9月4日,内忧外患的年代,向警予(原名向俊贤)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城关西街一个富商家庭。1912年,17岁的向俊贤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转入周南女校。在此期间,她改名为“向警予”——身在平静校园,心系祖国危亡,以此自我警醒。
毕业后,21岁的向警予回到家乡,筹办溆浦女校。这位青年女校长深入山区、走遍四乡,到处劝学,宣传男女平等思想,实行男女同校,开女子放脚的先河。每日清晨,向警予都会亲自摇起床铃,学生起床后举行朝会礼,迎着晓风晨雾,校园里传出由她亲自编写的嘹亮清脆的校歌:“看呀, 现在正是男女平等,天然的淘汰,触目惊心。愿我同学做好准备,为我女界啊,大放光明....”
五四运动后,向警予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成为最早的女会员之一。1919年11月,她与蔡畅发起成立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学会,并于12月25日,与蔡和森、蔡畅等30余人远涉重洋。
海上生活的35个昼夜中,向警予和蔡和森一起研究政治和学术问题,开始抛弃教育救国的幻想而相信共产主义。自此,共同理想和目标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1920年5月,两人在蒙达尼结婚。婚后,他们给国内亲人寄的结婚照上,两人并肩坐着,共同捧着一本打开的《资本论》——他们的结合, 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信仰基础之上的。
1922年初,从法国回到上海后,向警予紧随蔡和森于1922年初入党,成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1922年7月,党的二大决定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创立妇女部。向警予当选为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并担任党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工农劳动妇女为主体的妇女解放运动异军突起,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支重要力量。向警予便是这方面最早和最卓越的领导者。从1922年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到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其中女工的发动和组织,都凝聚了向警予不少心血。1924年,向警予亲自领导了著名的上海丝厂女工大罢工和南洋烟厂罢工,并于之后组织妇女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提议并组织了以劳动妇女为主力、团结各界妇女的“妇女解放协会”。
在领导中国妇女运动的几年间,向警子系统地研究妇女解放的理论,撰写了大量论述妇女运动的文章,发出了中国沉沉女界报晓的第一声。此外,她还培养了大批妇女工作干部,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7年3月,白色恐怖弥漫,向警予在革命的紧要关头来到大革命的中心——武汉 。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向警予坚持发展地下组织,撰写了大量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短论和时评,激励了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不屈不挠地进行斗争。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宋若林告密,向警予在汉口法租界住室中不幸被捕。在狱中,武汉国民党当局用尽威胁、利诱、刑讯等种种伎俩,而向警予始终坚贞不屈。
1928年5月1日,在全世界工人阶级的节日当天,年仅33岁的向警予走向刑场。沿途,她仍不忘向广大群众进行演讲。敌人对此极端恐惧,宪兵们殴打她,想使她不再说话,但她仍然坚持讲下去。残酷的刽子手向她嘴里塞进石头,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街上许多人看了都哭泣起来....
消息传来,蔡和森悲痛至极,奋笔疾书写下《向警予同志传》,表达浓浓的怀念:
“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一滴水:滋润了无数心田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斗争。”
这些文字摘录于雷锋日记。半个世纪后读来,那朴素的语言,那处处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记录,依然令人敬佩、催人奋进。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雷锋镇简家塘一户贫苦农家,祖父、父亲、母亲、哥哥、弟弟相继悲惨死去,年仅7岁他便沦为孤儿,在六叔公和六叔奶的拉扯下,艰难地长大。1960年,雷锋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5月,雷锋作为所在部队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一年开始,他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就多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由此广为流传。
1962年8月15日上午8时,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在准备前去洗车时,雷锋下车指挥倒车,不料车轮打滑,碰倒了一根电线杆,打到了雷锋左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迷,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2时5分不幸早逝,年仅22岁。
雷锋因公殉职后,他的事迹也逐步走出军营、走出辽宁省,首都几家大报先后报道了雷锋的生平,并刊登了他的部分日记摘抄。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出版“学习雷锋同志专辑”,里面刊登了毛主席应《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之邀而写下的著名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在头版刊登了毛泽东同志给《中国青年》的这一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在全国蓬勃兴起。自此,3月5日便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以《中国青年》杂志为代表的媒体集中I地、长期地加以报道和推广,“学雷锋”已然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壮观持久、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从和平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时代,虽时过境迁、世殊事异,但“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并未因社会环境、时代风尚的不同而有所减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内核的“雷锋精神”, 也始终是激励几代中国人为国家建设而奋斗、为大我而忘小我的重要民族精神。即便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今时代,“雷锋” 仍然焕发着强大的道德感召力,拥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成为屹立在国人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
200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2000年起,将每年3月5日确定为“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青年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由此,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得以继承和发扬。
如今,“ 雷锋车队”“雷锋医疗队”“雷锋先锋岗” “ 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活雷锋” 等已遍布全国,“雷锋”早已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号,而是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追求和一种生命表达。在这个推崇自我和功利的时代,它持久地向每个人发问:什么样的生活是有价值的?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钟南山:35岁前,我也曾迷茫
钟南山差点成为体育明星,虽然他1936年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钟世藩是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则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但他具 有非凡的体育天赋: 1959年,他参加第
届全运会,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400米栏全国纪录。
那一年,他22岁,挂着奖牌,露出洁白的牙齿,笑得憨厚。
两年后,24岁的钟南山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并留校任职,意气风发。
1963年,“四清运动” 开始,钟南山也投身这场城乡社教活动,1965年,他还在山东乳山生活过一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睡凉炕,吃地瓜,种地除草,得到了当地群众一致好评,同年光荣入党。
在历史风暴的席卷下,1968年,这位大学毕业生当了锅炉工,日日担煤运煤,不喊苦累。有一次义务献血400毫升后,钟南山照样回来烧锅炉,因体力不支而昏倒,幸亏同事救治.....直到1971年秋天,他终于南下广州,与家人团聚,并成为广州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一名医生。
回广州后不久的一天,钟南山和父亲闲聊到很晚。
父亲突然问他:“南山, 你今年多大了?”
他回答:“35岁了。
父亲淡淡地说:“哦, 35岁了,真可怕。”
多年后,当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回忆此刻,神情不复平静。可怕的是什么?钟南山说:“我父亲是1932年从协和毕业的,他毕业时已经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年轻大夫.了...我差得太远了。这对我当然是一种刺激,这个刺激,重新唤起了我对工作更强烈的追求,我要把失去的时间赶回来。”
面对难度成倍叠加的人生“跨栏跑”,钟南山开始了“专业运动员”般的不懈奔跑,目标是:跑赢时间。
钟南山比任何人都更加努力。
在医院一线,他跟其他医生学习、实践到深夜,回家又见缝插针地研读医学专著和专业英语。仅仅8个月,他记录了四大本医疗工作笔记,瘦掉了12公斤,从一个临床上“咳血”和“呕血”都分不清的小白医生,变成了令人信赖的钟大夫。同事们说:“原先圆头满腮、双目炯炯发光、笑口常开的一个大小伙子,变得高颧深目,走路时也在思考问题。”
35岁,已近中年的钟南山,方进入人生拐点,事业从此突飞猛进。
1979年起,钟南山先后担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同年,43岁的钟南山在改革开放之初,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及伦敦大学呼吸系进修。
于是,我们逐渐看见了人生开挂的钟南山。
2002年11月,国内出现了第一例非 典病患。面对凶险,他临危请命:“把所有的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2020年,当武汉被不明疫情笼罩,人心惶惶中,钟南山再次出征。在深夜的火车上打盹时,他的神情坚毅平和,仿佛只是赴寻常约会。
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
院士之专业、战士之勇猛、国士之担当——正是从人生艰难中磨砺而出的“钟南山精神”。
年轻网友们毫不吝啬对这位大神的赞美:“ 钟南山院士真的有让人安心的力量,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他让我相信世上真的有超级英雄,大难来临时总会第一时间出现。”
《钟南山传》中有一则细节,钟南山的父亲在75岁高龄、眼疾非常重的情况下,捂着一只眼睛完成了40万字的著作《儿科疾病鉴别诊断》。钟南山曾心疼地劝父亲别写了,父亲却说:“不要写让我干什么?让我等死吗?”
钟南山希望自己的子孙永远记住家风第一 条:要永远有自己的追求。
那位22岁的追风青年,一直活在85岁的钟南山心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
‘长五’青年:承受挫折是必修课
直径达5米,体重近900吨,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简称“长五”)被网友昵称为“胖五”“大力士”。
自诞生以来,它就是万众瞩目的高科技网红。
2020年7月23日,“长五”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同年11月24日,“长五”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实施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
2021年4月,长五”B遥二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飞向太空....
据“长五”团队介绍,在“十四五”期间,“长五”非常确定的发射任务大约有10发,都是国家重大航天工程。
《中国青年》杂志2020年第14期,曾推出封面人物《“长五”青年:为国铸箭,驭梦而行》,报道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211厂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团队,当时这个团队刚刚获得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中国航天梦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回想2017年7月,长五遥二火箭发射失败,当年28岁的樊宇彻夜未眠,“辛辛苦苦的努力付之东流”;姚亚超则一头躺倒,谨慎反思,“今后必须确保自己的每一步操作万无一失,哪怕一根头发丝,
都要注意。”
“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泪仍然在奔跑。”
此后,樊宇和姚亚超分别担任长五遥三火箭总装测试团队团组织负责人、长五遥三火箭贮箱壁板数控加工工作,和同伴们开始了新一轮冲刺。他们告诉《中国青年》记者:“承受挫折是每一个航天人的必修课,我们要快速走出失败的阴影,用百倍的努力和付出再次证明自己,证明中国航天!
在长五总装测试团队中,樊宇主要负责芯二级及助推器的总装测试及发射场工作。
“就拿‘胖五’举例。别看它那么大,里面安装的东西真是满满当当。我们在狭小的空间中,站在宽30厘米的踏板上,安装重达60多斤的产品,需要保持一个姿势工作一天,可不是件简单轻松的事。”
为了能精准完成操作,樊宇带着队员们,提前在这方小空间中,反复无实物练习,形成肌肉记忆,保证万无一失。他们曾将原来的一个工作大项,拆分出了近600条工步,严慎细实、精益求精。
“长五遥三火箭是团队精雕细琢、一刀一刀加工出来的,团队每个人为了发射任务没日没夜地付出,就像拉扯大自己的孩子-样。最后目送它飞入太空,融入星空!”
表达诗意的姚亚超已入行十年,主要负责长五遥三的贮箱壁板的数控加工操作工作,这个活儿丝毫不轻松。
数控加工车间,设备大、精、尖,产品精度高;材料成本高、制造周期长,作为一名数控铣工,一次下刀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甚至影响整体进度。
所以,每天进入工作岗位,这名火箭“外科医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每执行一刀,都要持敬畏之心。入行10年,他专注钻研数控知识、加工技巧,抓住机会修炼内功,为新一代火箭科研创新保驾护航。
英雄不是一天练成。姚亚超上班也学,下班也练,日益熟练地操作机床,把误差控制在0.1毫米,做到加工产品合格率100%。两年后,他已成长为车间技术创新的带头人,笑谈“要做最好的铣工,造世界一流的火箭”。
这群年轻人用青春奋斗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在B站,共青团中央发布了“长五必胜”等视频,弹幕刷屏,“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冲出银河系走向宇宙!”“向所有 参加长五项目的人员致敬!”“看了一眼视频里面各位大佬的年龄,好年轻啊,可以让老一辈航天人休息一下了,航空事业后继有人!”
探索浩瀚宇宙,需要每个平凡岗位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