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始终是青海必须抓好的生命线工作。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对我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宗教领域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上走在前、作示范,不断坚固稳疆固藏国家安全屏障,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行走在青海各地的城镇社区、乡村牧区,处处可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场景。各种形式的宣讲团体深入基层一线,将党的声音、民族团结主旋律唱进农牧民群众心坎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进”活动、民族团结进步短视频展播、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网络答题、体育活动、积极挖掘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事实和现实实践等,照见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
只要民心相通、和睦团结,就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幸福。青海是稳疆固藏的战略要地,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重大要求,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健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机制,完善涉藏维稳机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让各族群众和谐发展、和衷共济,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目前,全省累计建成388个“石榴籽家园”,有力构建起互嵌式社会结构和发展环境;全省县(市、区)全国示范区命名数增加到42个,省级命名119个示范区示范单位、40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20个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点。我们要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上搭建载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规范宗教事务管理上靶向发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要抓实我省社会治理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有效整合社会工作资源,盘活基层工作力量,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两新组织”深化改革、健康发展,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上协同联动;从实际出发,主动对接支援协作力量,整体谋划支援协作项目,把项目建设和感恩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支援协作质效上升级加力,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是青海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等提出具体要求。我们要高扬团结奋进风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青海高原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