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来源:旗帜微平台 发布时间:2025-07-08 09:18:48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定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开局破题之作、徙木立信之举,小切口撬动大变局,八项规定重塑全党、改变中国。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彰显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抓到底的坚强决心。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在作风建设上再加力、再冲锋,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深刻领悟、始终牢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治病强身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在增强纪律自觉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总书记以系统观念推进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体推进“三不腐”在作风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锤炼坚强党性固根本。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八项规定堤坝首先是思想上的堤坝,“总开关”没拧紧,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各类作风问题就会大量涌现。抓作风建设,必须在思想上固本培元,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一刻不停改造思想、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摆正公私关系,从思想深处转作风,真正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培养优良党风树形象。优良的党风,既是对党性的滋养促进,也是对党纪的维护加固。要坚持破立并重、扶正祛邪,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推动党员、干部坚守正道、弘扬正气,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

严明党纪约束强保障。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党的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持续发挥教育约束功能、保障激励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把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锤炼优良作风。

深刻领悟、始终牢记“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铁”在规定具体、务实管用,“硬”在一步不停、寸步不让。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中央纪委全会和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都对加强作风建设作出部署,历次党内集中教育都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为重要内容,“锲而不舍、一以贯之、钉钉子”已经成为我们党抓作风建设的显著特征。

坚持“严”字当头。我们党抓作风建设从“四风”抓起,抓“四风”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充分说明我们是认真办事的,更是动真格的。与“四风”的交锋较量,必须铁心辣手狠抓、穷追猛打纠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和总书记纠治“四风”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持续释放严的信号。一严到底纠治“四风”,紧盯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学习教育明确要求整治的突出问题,对学习教育期间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的典型问题严查快处、公开通报,形成强力震慑。

坚持“干”字为要。抓作风改作风,不是为了作秀、沽名钓誉,最终要落到“干”上,落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上。对反复发作的违规吃喝、不作为乱作为等顽疾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对以电子红包、快递物流方式送礼,借培训、调研、党建活动之机公款旅游等隐形变异问题准确识别、及时处置;对无实质内容、打着洽谈公务名义出国(境)游玩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决不允许旧弊未除、新弊又生。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在实干中打开作风建设新天地。

坚持“实”字托底。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鲜明底色,抓作风更要实事求是。纠治“四风”问题,切忌空喊口号,特别是不能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纠治官僚主义。要督促各地区各部门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力戒虚功、务求实效,坚决防止做表面文章,防止重“形”不重“效”,把作风建设抓得实一点、再实一点。

深刻领悟、始终牢记“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坚持统筹推进、贯通治理,着力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风”源自特权作祟,“腐”源于权力滥用,两者一体同生,风腐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正风、肃纪、反腐目标一致、互促共进,要以优良作风为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贯通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持续提升成效。

基础在“查”。严查严纠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整治措施,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既要“由风查腐”,把准由风及腐利益链,实化细化“必问必核事项”,深挖细查不正之风背后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又要“由腐纠风”,构建由腐纠风工作链,既查清审查调查对象本人“四风”问题,又查清涉及其他公职人员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加强线索管理,督促处置到位。

要害在“治”。抓作风建设,既要查,更要治,及时将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协同联动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坚持以案看风,从腐败案件中深入分析作风“活情况”,有的放矢进行整治。坚持以风看腐,深入分析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深入排查薄弱环节,准确定位腐败风险点。

关键在“同”。以同查同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树牢全周期管理理念,深刻把握由风及腐、从量变到质变特点规律,贯穿案件查办、警示教育、整改纠治等各阶段,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有效闭环。加强个案剖析、类案分析,针对性提出纪检监察建议,实现查处一类案件、治理一个领域的综合效果。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

深刻领悟、始终牢记“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坚持综合施策、系统施治,着力铲除不正之风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改进作风问题上,要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深化作风建设必须强化制度约束保障,增强定力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直至化为自觉、形成习惯。

以系统观念完善制度。扎实推进作风制度建设,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从体制机制上堵塞不正之风漏洞。狠抓制度执行,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配套制度执行情况开展“回头看”,做到令出必行、令行禁止。

以改革办法促进治理。改革是破解“四风”顽疾的重要法宝。要推动标本兼治,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以改革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紧盯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权力,完善权力配置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作风温床。加强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赋能,减少人为干预机会,压缩“四风”生存空间。

以创新思路涵养新风。抓作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让党员、干部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引领社风民风向善向好。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当好示范标杆,带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革除陈规陋习,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深刻领悟、始终牢记“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巩固全党一起抓的整体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形成“头雁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带头身体力行,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为全党树立了光辉榜样。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党都是参与者,没有局外人,必须领导干部带头,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紧盯“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要坚持领导干部严于普通党员,“一把手”严于其他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走在前列、带个好头。紧盯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从严管理监督,引导守住拒腐防变防线,做作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践行者。

压实政治责任。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把作风建设有机融入日常工作,经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经常分析干群关系状况,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整治。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多过问多提醒,督促其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职能部门既要抓好本部门作风建设,又要督促行业系统落实作风建设要求,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良性循环。

履行监督专责。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要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建设。以零容忍态度纠治“四风”顽疾,坚决同歪风邪气作斗争。用好问责利器,对履职不力导致“四风”问题突出的,既追究直接责任,也倒查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扎实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纪检监察铁军。